1号百科网

— 百科知识大全,学知识懂生活
当前位置: 首页 > 历史百科 >

古代一个时辰是几个小时,两个小时(古时一天为12个时辰)

来源:未知 责编:彩虹糖 时间:2023-02-14
导读我们都知道古代的计时单位是时辰,和我们现在用的小时表达的时间长度不一样,那么古代一个时辰是几个小时呢?古代人的时辰又是怎么来的呢?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。

我们都知道古代的计时单位是时辰,和我们现在用的小时表达的时间长度不一样,那么古代一个时辰是几个小时呢?古代人的时辰又是怎么来的呢?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。

古代一个时辰是几个小时

古代的一个时辰等于现在的两个小时,古人将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,每个时辰用十二个地支命名,从半夜算起,半夜十一点到一点是子时,之后是丑时,每两个小时换一个地支。而现代人将一天划分为24个小时,因此二者对应,一个时辰就是现在的两个小时。

小时的来历

由于钟表刚刚传入我国时,我国还在用时辰计时,所以,有人就把一个时辰称为“大时”,把新时间的一个钟点叫做“小时”。后来,随着钟表的普及,“大时”一词就消失了,“小时”却沿用至今。

古代其他时辰制

其实除了十二时辰制,我国古代还有很多时辰制度,就比如:

1、十时辰制:这是先秦时期的,将白天分为朝、禺、中、晡、夕;晚上分为甲、乙、丙、丁、戊(后用五更来表示)。晚上戌时作为一更,亥时作为二更,子时作为三更,丑时为四更,寅时为五更。

2、二十四时辰制:这是宋以后的时辰制,将十二时辰中每个时辰平分为初、正两部分,然后就成为子初、子正、丑初、丑正……之后在这么分,刚好一天成了二十四个时辰。

3、十五时辰制:将一天分为晨明、朏明、旦明、蚤(早)食、宴(晚)食、隅中、正中、少还、铺时、大还、高舂、下舂、县(悬)东、黄昏、定昏。

免责声明:本网页内容搜集于网络,旨在传播百科知识,若出现侵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处理。

历史百科排行

Top